网站首页 > 高端访谈 >
与爱立信一同解锁移动通信的下一波创新浪潮
发布时间:2025-05-30 15:30:34 · 赵法彬

(文/赵法彬)当前,通信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一方面,我们需要拥抱差异化和平台化来实现 5G 的商业化变现与业务增长;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拥抱 AI 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与机遇,实现网络的可编程化以及实现网络的意图管理与自智。在此背景下,“爱立信 Imagine Live 全球路演北京站”日前在北京举行,爱立信的技术专家分享了前沿洞察、技术创新与成功实践,并与国内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


差异化连接助力运营商收入增长

爱立信全球网络业务战略负责人Hans Hammar介绍说,在过去的十五年,整个行业遵循的都是提供一个一体的或者具有一致性的网络连接性。但是,现在运营商的营收在下降,单一客户的收入也在下降,我们必须要向平台化的网络连接进行转型,针对不同的APP以及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优化后的连接,这同时面向消费者市场和企业级用户市场。

444db5f1ly1i1x9mo2ltcj20h90bkdg8.jpg

爱立信全球网络业务战略负责人Hans Hammar

爱立信希望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更具可预测性、更可靠的网络连接方式。Hans Hammar说,当前,企业级用户拥有业务关键型应用程序,这些都需要通过更优质的移动网络赋能,而赋能手段正是AI及相关技术。对于企业级用户及相关公司而言,这种转型的收益非常直观。我们通过差异化网络连接,为其提供更高价值与更优的连接性,从而助力企业提升生产率。爱立信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直观用例,这些实践已为整个行业带来很大变化。企业级用户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网络升级——需向支持更多用例、更多用户及满足用户复杂需求的网络升级。

在消费者领域,爱立信希望通过更优质以及差异化的网络连接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但目前面临的挑战是用户付费意愿,尽管这种意愿存在,但较为有限。不过,由于消费者市场的规模、体量及订阅量均较为庞大,因此即便只有一小部分营收转向差异化网络连接服务,也可能带来显著的市场变化。

在差异化网络连接方面,爱立信完全能够助力通信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Hans Hammar表示,实现有效差异化的关键在于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服务。比如,若用户仅需满足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收发、视频观看等基础网络应用,运营商可提供基础套餐。如果用户需要对于视频通话等对网络质量要求更高的场景,运营商可推出专项订阅服务。此外,针对游戏玩家等对时延敏感的用户群体,运营商可设计低时延的游戏专属套餐,保障沉浸式游戏体验。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Drazen Jarnjak说,爱立信在行业内的核心能力——能够驱动并加速差异化网络的发展。差异化网络连接是爱立信新商业模式的基础,也是行业未来加速发展及优化5G部署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他认为有一点至关重要,这就是爱立信需要将全球领先经验引入中国市场。当前,中国的通信服务提供商的5G规模化商用场景仍待拓展,而推动新用例落地需要商业模式与技术协同发展。美国AT&T、T-Mobile等运营商已通过差异化网络连接构建核心竞争力,访问T-Mobile企业官网可见,他们有基于服务级别协议(SLA)的优先响应方案;新加坡Singtel也推出了三种不同层级的差异化网络服务;日本KDDI与DoCoMo近推出了新型移动资费套餐,包含服务捆绑与“快速通道”等差异化连接产品。爱立信为这类差异化服务提供技术赋能。

Drazen Jarnjak强调,无需等待技术完全到位、成熟后再实现商业变现。例如Singtel当前实施有差异化的网络连接,同时还有高效的上、下行链路的网络保证的服务提供给客户,并不需要等到所有的数字化堆栈都完备之后再去实现变现。爱立信正通过分享此类经验,助力运营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挖掘商业价值。科技以及商业模式必须双管齐下,避免陷入“等待完美技术”的误区。


高性能可编程网络助力新商业模式

Drazen Jarnjak说,高性能可编程网络是助力新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这其中的组成部分包括爱立信5G-A、意图驱动网络,以及自主网络连接,具体涵盖爱立信无线网络自智平台(EIAP)和自动化产品等。新商业模式与可确定、有保障的高性能紧密连接,而这种高性能又与我们催生的新用例紧密关联。

那么,如何通过网络API更好地实现5G网络能力的提升?Drazen Jarnjak回答说,目前这一领域缺乏标准化,对开发人员而言不够易用。爱立信认为,如果要真正实现新用例的落地及规模化发展,就必须推动API标准化,开发人员才能轻松在平台上开展相关开发工作,并针对自身设计的APP进行优化。

444db5f1ly1i1x9mo7kcnj20i40c7aaj.jpg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Drazen Jarnjak

Drazen Jarnjak表示,中国的5G独立组网(5G SA)和5G Advanced部署已十分发达且稳健。但是,中国运营商面临以下挑战:变现能力、ARPU值非常低,许多商业软件未能充分释放市场价值,尤其是数据增长带来的潜在价值没有办法被获取和捕捉。爱立信可以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提供基于性能与差异化需求的新商业模式。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应对两大挑战:一是通过爱立信的可编程网络确保性能提升;二是为市场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让用户在支付更高费用时,切实感知性能提升。对此,我们的应对策略包括:一方面以先进技术赋能,另一方面引入全球领先经验。此外,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爱立信有很多机会,因为运营商在通信能力、感知技术和AI应用赋能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在消费市场中,爱立信已拥有诸多与5G性能深度结合的成功用例。

爱立信可以从两大领域更好地支持中国大陆的运营商,Drazen Jarnjak说,一是通过爱立信的通感一体化解决方案(sensing ISAC solution)及感知通信(sensing communication)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二是爱立信助力中国运营商更好地进行AI网络部署及相关AI无线接入。此外,鉴于中国电信生态系统构建在5G、5G SA及5G Advanced等多层数字技术堆栈之上,我们希望助力中国运营商实现更卓越的全球化运营与发展,支持其借助爱立信全球领先的电信平台与技术,实现自身业务增长与价值变现。最后,爱立信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硅芯科技领域的投资,以持续保持在前沿技术、规格及其他方面的领先地位。

此外,我们需要兑现5G的价值承诺,拓展更多实际应用场景,同时在技术上持续突破。Drazen Jarnjak解释说,中国在5G技术部署上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其他市场(如日韩等发达地区)在5G独立组网(5G SA)和5G Advanced网络能力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必须要促进整个行业在这方面的发展,只有通过整个行业的携手努力,才能更多地提供5G并使用所带来的相关价值。在此过程中,与中国运营商的合作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是5G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


Hans Hammar认为,实现高性能可编程网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开始于5G独立组网(5G Standalone)和5G Advanced网络。通过“意图”驱动网络运行,以实现差异化的网络连接和自主化运营。目前,爱立信在全球范围内已部署约40至45个独立组网及5G Advanced网络,开启了这一技术演进之旅。在中国,中国移动及其他运营商客户已跻身这一发展前沿,与美国的运营商、新加坡Singtel、澳大利亚Telstra等国际运营商共同引领技术探索。


AI赋能意图驱动型自动化网络

Drazen Jarnjak介绍说,我们的努力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通过新商业模式赋能行业整体增长;第二,通过自主网络实现高效的网络连接与优化。爱立信致力于通过适配的技术赋能运营商合作伙伴实现商业变现,不仅具备高效的网络运营能力,而且已与全球多家头部客户展开良好合作。

未来,无论是基于质量提供服务,还是动态网络切片等,均无法通过传统网络部署模式实现,这需要从两个维度突破:一是无线网络的服务感知能力:这是实现意图驱动的基础。爱立信在服务感知技术领域全球领先,当前85%以上的网络功能已具备服务识别能力,可自主感知业务需求并动态适配。二是意图驱动的网络管理:通过定义“网络意图”,网络可基于预设目标自主完成优化与调整。即通过设定节能目标,网络自动优化资源分配,在保障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我们已在中国大陆已验证的意图驱动能效管理方案。

在意图驱动的能效管理中,无需调整任何技术参数或设置基站休眠模式,网络可自动获取、捕捉用户意图。例如,若希望在保障用户最低吞吐量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能耗优化,只需设定用户吞吐量阈值,网络便会据此自主调整资源分配,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能耗。这一过程完全由网络自主完成。

从当前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式来看,开发者需要确保应用具备健全性,使其能在最坏场景下正常运行——这意味着应用往往基于最低性能需求进行开发,而帮助应用提出不同的服务级别需求实现最好的性能,正是差异化连接服务级别协议(SLA)的核心基准。

444db5f1ly1i1xjjzrga9j20hs0bqjs3

爱立信中国区技术部副总经理张永涛

爱立信中国区技术部副总经理张永涛解释说,“与网络对话(talk to your network)”指的是在网络运维过程中,可通过对话的方式将意图传达给网络。网络能够逐层解析业务意图、服务意图、网络意图等,最终实现网络参数的自动化配置。这一进程正在逐步形成,部分运营商已开始体验爱立信的先期解决方案,这正是“与网络对话”的另一实践场景。


Drazen Jarnjak表示,在AI赋能网络方面,爱立信希望与AI相关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网络优化。针对复杂场景进行更好地赋能和辅助,以更好的实现网络优化。关于AI和意图。AI将成为“意图”的基础。如何界定这个意图非常关键,这将决定着我们向用户所提供的产品的特征以及功能。对于整个网络当前所提供的特征以及功能都在毫秒级,所以这些方面都需要AI的赋能和助力。在网络支撑AI发展方面,这就需要运营商进一步实现变现。包括很多AI的推理没有办法在设备侧实现,也没有办法在云端实现,只可能在边缘侧实现,这就需要我们提供相应的能力。

Drazen Jarnjak认为,如果没有AI,差异化网络连接与复杂的自主网络运营将难以实现——这不仅因网络管理复杂度极高,更因缺乏AI将导致响应速度滞后。为此,我们正与全球运营商及联盟合作伙伴(包括运营商、英伟达等企业)协同发力,共同加速AI进程。


关于AI与网络连接性,Hans Hammar说,在数字化时代,云、AI和移动连接是三大核心要素。若没有持续优化的连接能力,以及爱立信所倡导的差异化连接,那么AI在移动设备端的应用将受限制。以智能手机的AI助手为例:当用户提出问题时,助手需快速调用云端大语言模型并实时响应;而当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时,AI需持续分析用户行为上下文以预判需求。这两种场景体现了对网络的差异化需求,所以我们需要提供差异化的网络连接。此外,VR/AR眼镜等沉浸式设备,这些都需要差异化的网络连接。


张永涛补充说,AI对于实现高质量、高效的网络连接至关重要,它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事实上,AI在爱立信的技术布局中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18年,我们便与武汉的AI实验室签署了合作协议,至今已深耕七年,在AI与通信技术融合领域实现了巨大的进展。


爱立信正在积极拓展合作伙伴生态系统。Hans Hammar表示,过去,我们与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的合作较少,但随着越来越多新型应用的开发,这些应用对网络的需求显著提升——它们需要的不仅是5G尽其所能的基础连接,更需要差异化的网络能力支撑。因此,我们目前正与硅谷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众多应用服务提供商展开合作。Hans Hammar举例说,在AI能力方面,我们也在与AR/VR眼镜厂商(如Meta、谷歌等)进行合作,这类合作拓展了我们的生态圈。此外,我们与索尼合作,为其专业广播摄像机提供5G连接支持,通过API调用差异化网络服务,摄像机可直接利用5G网络传输高清视频流,替代传统卫星通信方案。我们助力丰田借助5G让车载系统不仅能实现娱乐内容实时推送,还可进行远程数据连接,并支持远程实时控制等。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1633373438